以设计牵头的EPC项目如何做好“永临结合”

“永临结合”在目前的项目施工中,越来越被重视和利用。尤其在EPC项目中开始广泛应用,并发挥其优势作用。永临结合,是通过将工程中的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结合起来,提前进行策划,便于施工,同时可减小临建消耗,减低成本,可有效提高建筑绿色施工,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的作用。

“永临结合”一般在水电安装和土建两大类专业中比较广泛的应用。土建工程中一般会综合考虑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结合使用,以及临时围墙作为永久围墙等项目;水电安装一般会结合市政给排水、照明、消防等方面进行永临结合设计施工。通过前期实地考察项目场地,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前期设计与策划,确定永临结合施工内容,制定相关工作计划。EPC设计项目负责人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综合考虑设计和施工中各专业、各阶段问题,将技术问题连续贯通,合理组织安排,尽可能实现做到“永临结合”的目的。提前了解项目场地周边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及雨水、污水市政管网,燃气接入情况,强弱电来源方向等周边基础设施条件。施工中的临时道路、临时设施可结合设计图纸,综合考虑,将临时设施在完成后转换为永久设施。通过有效实施永临结合施工,既可以减少临时设施投入,又可以将该部分安全文明施工费节省下来投入到其他有需要的工作中,进一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落实。

下面结合项目案例具体阐述“永临结合”在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建设项目为例,施工中永临结合的具体做法、施工经验与教训,为今后设计牵头的EPC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提供现实经验,推动项目建设中资源节约与绿色环保,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做到降本增效。

1、项目背景及概况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总建筑面积11320.57㎡,其中体育实训楼11220.35㎡(钢框架结构)、换热站100.22㎡(框架结构)。实训楼东西向总长度55.80m,南北向总长度96.40m,地上2层。首层建筑面积:5515.63㎡ ,地上建筑面积:11220.35㎡ ;建筑类别:多层公共建筑 ;建筑层高:一层9.2m;二层14.4m ;建筑高度:23.90m(室外地坪到女儿墙顶)。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鸟瞰图

计划工期330日历天,工程合同造价约9175万元。本项目共包含2个单体工程,分别为体育实训楼和换热站工程。其中,体育实训楼主要使用功能为体育教学训练用房,一层主要功能为乒乓球、武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力量训练用房;夹层主要功能为会议、教研用房;二层主要功能为篮球、排球、羽毛球教学及配套器材室、教师休息用房。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效果图

在本项目中标后,设计院联合建投集团公司领导多次亲赴现场,莅临指导。多次强调要以本项目为示范点,通过“超前策划、精心布置、积极沟通、精准管控”等措施,让“永临结合”理念在本项目真正落地生根。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现场

本项目是以我院设计牵头与建投总承包公司组成联合体的EPC总承包模式,该承包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边设计边施工”,作为牵头方我方在设计阶段前提介入,以技术优势在设计阶段提前考虑施工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优化设计,将合理化建议考虑在设计中,设计施工一体化,使得“永临结合”理念的实施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积累“永临结合”应用的管理经验,总结优势和不足,同时,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永临结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在成本、进度以及文明施工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公司在业界内的核心竞争力。

该工程结构形势较为复杂,且占地面积较大,如何在EPC项目中实施“永临结合”,做到绿色节能环保,提升降本增效目标,是本项目研究的课题。

2、“永临结合”在项目中具体实施措施

在确定在本项目贯彻落实“永临结合”理念后,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项目部确定“永临结合”项目为室外道路工程和污水化粪池工程,室外道路工程为4m宽沥青混凝土环形道路,单侧排水;室外污水化粪池原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后变更为玻璃钢化粪池。

2.1沥青混凝土道路

首先,结合本项目室外管网道路情况,提出将沥青混凝土道路作为“永临结合”的实施点的合理化建议。项目部内部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口全体人员对该合理化建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包括永久道路作为施工临时道路使用时承载能力的分析、验算;初步设计中路基设计的合理性;过路管线的预留预埋;各专业过路管线集中排布;为满足施工运输需求在道路直角弯处放大角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等问题的分析探讨。

2.2污水化粪池

项目部办公及生活区污水化粪池采用“永临结合”的模式,可省去项目临时化粪池新建、拆除等相关费用,在不影响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可有限降低工程成本。项目部内部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口全体人员对该合理化建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包括对化粪池的基础土方开挖、临时排水管线布置、施工期间化粪池上部承载力以及进出口高程控制等进行了分析。经过讨论,在技术分析可行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了化粪池材质(原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优化为玻璃钢化粪池,不仅施工周期短、造价低,而且避免了危大工程和超危大工程,降低了安全风险的同时也节省了施工方案审核审批的时间)。

  

项目预算部门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尽的成本测算,对比“永临结合”理念应用与否的成本差异,由项目部向设计院提交该方案,设计院从设计可行性、总概算等方面分析,经过分析技术可行、概算可控,随后修改初步设计并在施工图中按照该方案进行设计,现场根据修改后的施工图组织实施。

3、“永临结合”的应用效果

通过“永临结合”模式在本项目室外沥青道路工程、化粪池工程中的应用,在进度、成本及文明施工方面均体现出了明显优势。

3.1进度方面

“永临结合”的应用,将室外道路工程、化粪池工程施工前置,工程施工强度安排更均衡、合理,且不占用总工期,有利于工期目标的实现。

3.2成本方面

经成本核算,室外道路工程“永临结合”的应用,使得现场省去了临时施工道路的新建和拆除作业,节约了成本;化粪池工程“永临结合”的应用及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省去了临时化粪池的新建、拆除作业,而且也将原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优化为玻璃钢化粪池,大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效果。

4 结合其他项目进行重难点分析

4.1、 EPC项目施工单位可以提前介入方案阶段及设计阶段,对“永临结合”观念及策划的植入,有很大优势。但不确定因素也多,比如周边环境、市政规划、业主需求等变化,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周边道路管网,设计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场地布置,后在施工过程中与市政对接由于市政要求管道不能交叉施工需更改设计,经过测量,市政井道标高有误,重新测量后修改了设计方案,市政管道与现场管道得以对接成果。总之,要重视永久性设施的测量工作避免失误,结合图纸综合考虑临时管道,同时提高技术水平。

4.2、设计院进行图纸设计时,一般是五大专业先行(结构、建筑、水、电、暖通)。其他专业,如精装、景观、市政等均有滞后性。很可能会出现该“永临结合”已施工完成,但因其他原因调整,如标高或者位置进行调整,失去“永临结合”的目的。

4.3、业主的发包模式,对“永临结合”影响较大。对于EPC项目而言,提前进行招标定标,确定专业单位,进行深化设计才能更好结合。否则无法真正意义上进行“小专业”的“永临结合”。

4.4、 对于“永临结合”的完美实现,如何界定“预埋”与“先施工”,至关重要。对于影响现场施工的正式工程,可以提前进行施工。但有些对施工不影响的机电专业,可以提前预埋套管就好,避免确实因为其他不可避免因素影响,导致调整,尽量降低该类风险的影响。

5、主要结合点

EPC项目因涉及全生命周期,在前期方案策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结合,将“永临结合”做到最大化,需要前期各专业啮合精准,需要考虑后期规划。只有将后期规划考虑清楚,策划到位,将“永临结合”做到实处,才能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施工。在现场临设与平面布置中,我们通过策划与探讨,主要以下各结合点来进行探讨:

5.1市政管网与正式给排水结合

在道路永临结合的同时,必须对过路管线及市政管网进行确定。首先与建设方、当地规划局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定红线范围内外四周相关专业接驳点位及高程。再与设计进行方案讨论,确定过路管线及市政管网定位及走向,为后期正式专业插入做好预留预埋。同步进行排水管网暗埋敷设,将现场市政管网提前进行平面定位,做好市政接驳,将现场施工污废水及时处理排至市政管网,减少临建投入。

5.2硬化场地与硬铺装垫层结合

临设与平面布置,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材料堆场、加工场等。本项目通过与园林景观专业沟通,对广场、停车区、硬铺装等区域进行位置锁定。提供设计常规做法,并取得设计同意,绘进蓝图。将该区域施工至垫层,留面层后一步施工,使垫层提前作为材料堆场、加工场,进一步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形象。

5.3临时水电与正式水电结合

平面布置中,另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就是机电安装临建。一般现场需要的施工用水等在设计前对现场进行实际策划,与设计沟通好暗埋水管、电缆走向。通过红线外水电接驳点,设计最佳路线,作为后期正式水电进场。事先与供电局协商好入场正式电,现场修筑部分永久电基础,将正式配电箱引入场内,以供施工阶段用电需求。事先与供水公司协商好正式水接驳位置,与设计商议好正式水管径及流量,引至场内,作为施工用水用。

5.4安全文明措施与正式园林结合

本项目的质量目标是“鲁班奖”,创“鲁班奖”需要获得一系列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科技等奖项。这就需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观摩,迎接不同级别的视察,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将会投入非常大。本项目提前与园林景观设计师进行协商,提前确定好景观总图及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将园林树木花草提前确定一部分,同时对大门、道路等特定区域进行设计固化,提前进行正式园林施工。该做法大大改善了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进一步降低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投入,提升了企业形象。

6、综合效益

6.1经济效益

本工程通过对临设与现场施工的策划,将永临结合运用于各个施工阶段。通过永临结合的实施,极大的节约了资源。本工程“永临结合”效益率高达3%。

6.2 环境效益

永临结合的实施有效的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通过临时水电、临时道路等永临结合措施的实施,防止了道路破除、管线拆除等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生态环境。

6.3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将完善宜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动全市公共文化跨越发展。从而为宜城市人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7、 “永临结合”的推广应用

7.1 树立典型工程

通过对永临结合运用好的的典型工程来作为宣传案例,让人们了解何为永临结合,永临结合的优势,带来的效益,从而推进永临结合的应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项目“永临结合”的应用,积累了“永临结合”应用的管理经验,总结优势和不足,同时,在设计院内部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永临结合”在项目施工运行过程中优势,减低成本、加快进度以及文明施工方面,进一步提高设计牵头的EPC工程的优势作用。

7.2 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本次工程对现场道路、临时水电、硬化铺装等永临结合措施的实施,降低临建投入,改善施工环境,缩短工期,为其它项目“永临结合”提供参考,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