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市本级公办校园消防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面对复杂项目挑战,由专业设计团队勇担重任,致力于年代久远、单体众多的项目的消防改造设计。团队深入现场,精准把握需求,克服重重困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朔州市政府对全市校园建设工程消防审验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对市区市本级十所学校进行消防改造,包含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5栋单体,总改造建筑面积213201.1㎡。

本次改造范围包括: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教学楼、图书馆、艺术中心、培训中心、食堂共5栋建筑;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图书馆、实验中心、1#、3#、4#、5#公寓共7栋建筑;朔州市聋哑学校教学楼、阅览室,朔州市第一中学至善楼;朔州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教学楼,朔州市第五中学包含教学楼、餐厅;朔州市第二小学教学楼、教委楼2栋建筑;朔州市第四小学教学楼、阅览室;朔州市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朔州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综合教学楼。改造原则依据《朔州市消防审验问题整治工作专班专题会议纪要》(【2024】1号),纳入本次改造的市本级10所公办学校的改造设计均按原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及验收。    

经分析诊断,工程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01

土建部分

教学楼楼梯间在首层未直通室外;防火分区处设置防火卷帘门导致袋形走道疏散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防火卷帘门不满足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未直通室外;建筑的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共用楼梯间未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02

室内消火栓系统

管网老化锈蚀,既有学校建筑使用年限较长,消火栓管网出现严重锈蚀、漏水等问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消火栓箱及配件损坏或缺失,部分消火栓箱门损坏、关闭不严,内部配件如消火栓栓口、水带、水枪等丢失、损坏或老化;布局不合理,早期建筑设计规范与现行规范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消火栓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合理,存在部分区域消火栓保护半径过大的情况。


03

喷淋系统

管网堵塞或损坏:喷淋系统管网长期未维护,可能存在管道内部堵塞、喷头被杂质堵塞,管网因建筑物沉降、震动等原因出现破裂、变形等问题;系统联动控制故障:老旧建筑的喷淋系统联动控制装置老化、失灵,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启动消防泵、传递报警信号等。


04

灭火器系统

配置数量不足或位置不合理:随着学校教学设施、功能区域的变化,原有的灭火器配置数量可能无法满足现行规范对不同场所灭火级别和保护面积的要求,且部分灭火器放置位置可能被遮挡、不便取用或远离火灾危险区域;灭火器过期失效或损坏:灭火器长期未进行检查、维护和换药,可能出现压力不足、筒体锈蚀、零部件损坏等问题,导致灭火器无法正常使用。


05

通风及防排烟

现状自然排烟开启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厨房无事故通风;现状未根据规范要求增设挡烟垂壁;屋面排烟风机排烟口及补风机的补风口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


06

电气消防

电气消防设备、线路使用时间较长,火灾探测器灵敏度降低,线路接触不良无法正确传输消防信号。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改造方案,内容包括:建筑防火分区的调整、防火门窗、防火卷帘调整、幕墙窗槛墙防火及防火封堵等;室内消火栓箱玻璃门及其内部栓口、水龙带、水嘴的换新,建筑灭火器配置;防排烟系统及事故通风系统改造;修缮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修缮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新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电系统;室外消防管路维修更换、水泵房部分阀门更换等的整改。

改造具体措施为:

01

土建部分

楼梯间的首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将防火分区处的防火卷帘门改为常开甲级防火门,作为借用疏散口;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卷帘门改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根据实际疏散宽度,控制班容量,班级数量,使用总人数。


02

室内消火栓系统

管网更新改造,对锈蚀严重的消火栓管网进行全面更换,采用耐腐蚀材质的管道,如热浸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并做好防腐处理。在改造过程中,合理规划管网走向,减少不必要的弯头和阻力部件;消火栓箱及配件更新,统一更换损坏或缺失的消火栓箱门、栓口、水带、水枪等配件,确保消火栓箱内配件齐全、完好,且水带、水枪的规格型号符合要求;优化布局,根据现行消防规范,对消火栓数量和布局进行核算与调整,在保护半径过大的区域增设消火栓,确保任何部位都能在两股充实水柱的覆盖范围内。


03

喷淋系统

管网清洗、修复与改造,对喷淋管网进行全面清洗,采用专业设备清除管道内的锈渣、水垢等杂质,确保喷头不被堵塞;对于损坏的管网部分,进行局部修复或整体更换,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保证管网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在改造过程中,适当增设过滤器,防止杂质再次进入管网;联动控制更新升级,更换老化、失灵的喷淋系统联动控制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联动模块、消防泵控制柜等,确保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探测火灾、及时报警,并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喷淋泵,保证系统正常供水;同时,对联动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调试和检测,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04

灭火器系统

按照规范要求,重新计算各场所所需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和灭火级别,在保护距离不超过规定范围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灭火器的摆放位置,确保灭火器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对于一些新增或功能改变的区域,如新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及时补充配置灭火器;建立健全灭火器管理制度,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包括压力检查、筒体外观检查、零部件完整性检查等,对于压力不足、过期失效或损坏的灭火器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按照规定的周期对灭火器进行换药,确保其灭火性能始终良好。


05

通风及防排烟

外窗配安全锤用于消防时破窗,使着火时排烟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将现状厨房通风机更换成防爆风机,核算事故通风的风量满足要求,并做防静电接地处理;根据规范要求,梁下增加挡烟垂壁;移动排烟风机或补风机的位置,利用风管连接风道和风机,使室外排烟口及补风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06

电气消防

更换全部消防设备,其中各总线、信号线、控制线和联动控制方式全部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确保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并且在敷设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避免线路交叉引发火灾。

项目进程:由于项目单体多,涉及建设单位较多,建设年代久远,前期资料严重缺乏,鉴于此,我们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多次到现场踏勘,认真研究项目现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的需求,详细记录现场消防设施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现状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有针对性进行消防改造设计,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优势,各专业负责人层层把关,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成功完成了项目的初步设计,并通过了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