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馆合一”功能融合的设计策略分享——以武乡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例
项目地块位于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以西,南侧为武乡中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沿街立面效果图
本项目将城市规划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馆、博物馆分区布置,多种场馆不同功能的达到共享与融合,且满足各自独立的功能需求。场地主入口设置在南侧。在场地南侧形成广场,与场地中心广场互相沟通、空间互相渗透。文化馆、美术馆、档案馆、图书馆设计在场地东侧及东侧环境幽雅静谧,空间上与科技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之间由内广场相互隔绝的同时又通过连廊连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库。
总平面图
设计策略探究
分别对各个场馆的功能分区及流线进行梳理。明确各个场馆的动静分区,分析各类场馆的位置设置。项目包含七大场馆根据服务人群和使用功能可区分为对外参观服务类和功能服务类。功能分区上,将城市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整合,美术馆因展出类型及功能相对独立分区设计,图书馆和档案馆独立设计,文化馆因其功能会产生噪声,需独立设计且需要有独立的室外活动广场。
功能分区图
功能整合与共享
通过功能分区的梳理,可分为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三大类,其中入口大厅可以完全实现共享整合;业务用房只要分区明确亦可实现融合,提高使用效率;行政办公区及会议功能也可进行合并。整个项目的整合与共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策略进行处理:
(1)共享大厅
建筑主要出入口处设计通高的共享大厅,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进行大厅接待、咨询、导引、分流的功能。同时,各个场馆围绕共享大厅通过就近的水平及竖向交通进行连接,满足了便捷的使用需求。
(2)功能区合并
设计将各类场馆的多功能厅及会议功能合并,满足各个场馆的使用需求。库区的功能整合于地下室,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实现各个场馆的使用需求,同时减少了面积的浪费,节约成本。
共享大厅
(3)竖向交通
项目为多功能场馆组合建设,各个场馆之间既要做到功能的整合共享,又必须有明确的分区和独立空间。因此,在竖向交通设计中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共享
空间的竖向交通,对公共区域开放;第二类为各个场馆独立空间的竖向交通,通过智能化门禁控制,实现独立的功能区域;第三类为各独立场馆消防疏散的竖向交通。
交通流线图
城市浏览线路图
多方位融合共享
本项目通过五个功能体块的组合,巧妙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各场馆间不仅高效联系、方便协作,而且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将城市公共空间引入建筑内部,内外交融,空间上相互渗透,形象上脱颖而出,打造出武乡建筑新形象。
城市形象融合
公共文化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场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建筑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在彰显城市文化实力的同时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公共文化建筑不仅可通过塑造文化形象传播文化价值,而且可在未来存量提升为主的城市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成反映了武乡的文化新内涵,塑造了武乡的城市新面貌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