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下校园建筑设计分析——以《洪洞县恒东小学建设项目设... 2023-12-15
发布时间:2023-12-15
内容:
01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张,主要包括建筑用地、室外活动场地、绿化用地、教职工宿舍用地,如何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合理分配各种用地指标,使其相互间既有关联,又互不干扰,最大限度满足学校使用要求,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空间,也是本次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1.2 项目位置及建设规模
项目位于洪洞县主城区东北部,北临规划支二街,南临恒富东大街,西临虹通大道,东侧现为空地。用地基本为矩形,南北长、东西窄,东南高、西北低,总用地面积46640.5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教学楼、2#教学楼、综合楼、报告厅及合班教室、教工宿舍及食堂、看台、室外活动平台、室外运动场。办学规模为8规制(48个教学班),总建筑面积为27749.05㎡。
02总体规划布局
2.1 总平面设计构思及建筑布局
项目位于洪洞县主城区东北部,北临支二街,南临恒富东大街,西临虹通大道,用地基本呈矩形,南北长、东西窄。规划分析综合考虑用地形状及周边环境、现有道路情况,将用地分为西侧教学区和东侧运动区两部分。
沿虹通大道在场地内南北向布置学校教学区主体建筑:1#教学楼、综合楼、2#教学楼、报告厅与合班教室,各单体建筑之间采取连廊有机连接,使其成为一体式综合建筑。学校主入口设于西侧,通过南北两侧教学楼及东侧综合楼围合主入口礼仪广场。在 1#教学楼、2#教学楼、报告厅与合班教室处分别形成半围合相对独立的景观内庭院,内庭院通过与看台结合设置的室外活动平台底部相连通,也可通过大台阶与室外活动平台相联系,各建筑二层室内通道可直通室外活动平台,采取以上设计方案既形成了高年级与低年级不同的教学单元及活动场所,塑造了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扩大了室外活动场所的使用面积,又满足建筑规划布局的完整性。
用地东侧运动区设有看台、400m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及相应配套运动设施。教工宿舍及食堂布置于运动场地东北侧。
整体规划设计分区明确合理,自成一体,联系便捷,互不干扰。
2.2 交通组织
场地西、南、北三侧均临城市道路,方便设置校园出入口。校园主入口设于西侧虹通大道,以便减轻主干道恒富东大街的交通压力,在规划支二街和恒富东大街设次入口,分别作为校园的车行出入口和紧急疏散口。主入口由西向东进入校园仪式广场,由仪式广场分别向南、北方向拓展道路,沿建筑长边直通至端部,形成顺畅的环形道路,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符合消防车辆通行和有效的消防救援要求。
场地北侧设室外停车场,配置充足的机动车地面停车位,机动车从北侧次入口直接进入停车区,不进入教学区,形成便捷安全的人车分流交通系统,避免了车辆对教学区及学生的影响,有效保障学校的教学环境及学生的交通安全。
2.3 环境景观
加强绿化的层次感、立体感,做到高矮适度,疏密有致,并达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交融与协调。绿化花木的选择必须着眼于给学生创造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设计中合理利用建筑布局后的零散地块,进行美化与实用兼顾的小型景观,增添了场地内的人文情趣,创造出更多适合人际交往的宜人空间。
空间景观规划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楼西侧主入口及前区广场绿化、建筑周边绿化、半围合内庭院绿化。主入口及前区广场利用周边的草坪和适当的造景树种、小品组成丰富的点、片状绿化。教学楼周边的绿化带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使其与周围建筑形成空间分隔,有效减少周边道路交通对场地内部的干扰。
03建筑设计
3.1 平面布局
1#教学楼、2#教学楼为地上四层,主要布置普通教室、教研室、阅览室、书法教室、科学教室及计算机教室等,宽敞的走廊采光充足,通风良好,既能保证足够的安全疏散,也提供了学生课间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报告厅及合班教室位于主入口的北侧,层数为一层(局部三层),一层主要设置报告厅(可容纳600人)、合班教室,局部二层及三层为控制室、化妆间、管理用房等,为孩子们举办大型室内教学、文娱活动提供宽敞、舒适的场所。
综合楼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主要设置设备用房,地上一层至五层主要设置办公室、医务室、广播室、电子阅览室、会议室等功能,是学校的管理和教师办公场所。综合楼三层、四层通过室外连廊与1#2#教学楼相联系,既便于日常教学活动便捷使用,又可作为教师休憩、放松之地。
教工食堂及宿舍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主要为仓库、非机动车库,地上一层为教工食堂,地上二层至五层为教师宿舍、卫生间及盥洗室。
3.2 立面风格
建筑迎合城市空间设计,沿虹通大道立面造型高低错落,形态丰富,立面空间变化多样。以现代风格为基调,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对现代建筑构成手法的提取和运用,表达出洗练、干净利落的建筑形象,同时渗透活泼、自由的活跃元素,力求体现现代建筑的简约之美,既简洁大方,又充满人文气息。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既考虑整体风格协调一致,使得建筑庄重典雅,舒展大气,形体简洁流畅,蕴喻了一种新时代简洁、高效的理念,又满足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建筑色彩遵循统一中求变化,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指导原则,建筑形体方正简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主墙面使用仿石漆,重点部位采用鲜艳的色彩,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